第(2/3)页 商律拿着小本本记录的很清楚。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,除了教育和医疗这位陛下不在意盈亏,其他的都是生意。 交通属于民生,但也是一笔生意,能赚就赚,赚不到就算了。 比如现在正在铺设的铁轨,老贵了,这位陛下也不在意。 亏了就亏了。 只要交通发达,商业流通,迟早能从其他地方赚回来。 他们这些阁老要做的就是引导行业发展,去做好框架。 现在的大顺各行各业,有一种野蛮生长的感觉。 大顺在很短时间内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。 谈完了这些时候,赵正说道:“三国融合的两州,要尽快接受,我会让潘长海负责这个州府,派遣更多的年轻人去那边扎根,其次就是移民,通婚,教化,医疗,交通,商业......” “我手里有一份名单,都是三国随行的官员,吏部要做好培训,不合格的绝对不能放走。” 谈完了这些内政之后,赵正说道:“南洋诸国已经尽数投诚,但是这些国家对中原的认可度很高,而且文化也几乎是照搬的,未来还是继续走之前制定的计划。” “未来陆陆续续这些小国的国主会进京,朕希望你们能做好交接。” “国库最近又收入了三千万两银子,这些钱不能堆在国库里面生虫,商业战略部要合理的把这笔钱慢慢放出去。” “第三批银元可以下放到市场去了,把市面上那些散碎的银子给收回来融成银条。” “民间要是缺少资本,银行就多放一些,要大胆一些,但是不能盲目!” “陛下,朝廷放贷,最近出了不少事情。”徐凤至说着,拿出了一些案子。 赵正接手一看,不少都是因为投资失利,导致的家破人亡案子,甚至还有一例凶杀案。 “微臣以为,应该放慢脚步了,要不然,很容易失控。” “朝廷放贷,这本来就不太好,而且,现在银行太多了......” 赵正道:“那就限制放贷的要求,有资产的,有偿还能力的,还需要让配偶知道,如果没有配偶的,就需要父母知道,对借贷人的年纪也需要限制,未满二十周岁,不允许放贷。” 上辈子,赵正生意起步的时候,借款无门。 就算能借,也需要担保。 后来生意做起来了,这些银行排着队送钱,赵正不要还高兴。 为什么? 因为他有资产,有存款,能还钱。 第(2/3)页